网民大多情况下只有两种情绪。一种是感动,一种是愤怒。
致敬扭曲的世界,可笑两性平权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在我看来,两性平权本身就可笑,缘起人类,人类又收拾残局,可笑
首先谈谈扭曲,为什么我觉得世界扭曲,因为我认为人本身是有正方向的,哪怕可以肆意生长,也不可以歪了,被弯曲的意识观念改变。
我是看到网上流传着一些些男权主义和女权主义的争论,多少年了,争论不休。
(图片来自百度贴吧,和本人言论无关)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男尊女卑,这是从母系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的必然结果。但不能不说男人只是地位高,人类大部分时候还是保护女性的,古往今来都是。
进入文明社会,我们会思考,几千年漫长进化,思想的本质已经进入一个制高点,我们基本上能思考出什么才是真正正确的,比如,人要有道德,世界要和平,人有人权,男女平等,这都是进步的表现。
所以到了我们进化完成的那天,这些都不是问题,在我们叫嚣着男女平等的当下,证明我们可笑的还并没有实现这一点。
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女人就业层面没有男人广泛,很多职业只能男人干;生孩子,重男轻女更是千古话题无法根除。
往深层次说,这个社会还是男人养家为主导,女人就不能么?男人对女人可以性骚扰,女人对男人,那恐怕就不是了。
说说我的体会,我从小就生活在现代社会,打记事起,学校里有什么活儿都是男生先干,我们明显走的保护女性路线。女性是在天生上不如男性,但不证明女性就天生可以接受保护,应该是人人平等。
但是有些女权主义者,扭曲了这一点,基本上她们提倡的就是,我们女人来到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方便做,但是我们要享受好多权益。
现代男人,苦啊。
这么说来,男女权利,是从意识形态层面就划分开的,女人永远不可能坦胸漏乳,这个问题,就不仅仅是男权女权的层面了。
再说说男权,我列举几个男人口中的词语,一目了然。
丫头片子
娘们
女流之辈
等等……
男人重的是面子,这都快是生存资本了,所以必须潜意识承认女人弱男人强,心里才舒服,所以承受很多,压力很大。
男人苦?活该。
女人才苦。
这些正好论证了这个扭曲的世界,男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漫漫长路,走不完的。男女身体构造,思想,很多东西都有局限性,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一样。你做的我不一定能做到,男人生不出孩子,女人也不能去工地搬砖。
所以世界的扭曲的本质。就是男女差异性。
然而男女差异无法消解,所以世界只能扭曲下去。真是悲哀的结论。
再加上男权主义。女权主义者所谓的,伸张正义,这世界只能在乌烟瘴气的现状下,我们每个人,庄严肃穆的,扭曲下去。
你是男生。你如果认为你比女人强很多,不管哪方面。不好意思,很多女人比你强,比你有力气比你有工作能力比你高还比你壮。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小男人,你还得勉强保护女性,那你真的很悲哀。
正反都是错。
你是女生。如果你认为你害怕夜晚,多愁善感,力气小又软弱,不好意思,很多男人还不如你,比你娘比你胆小比你懦弱。
如果你认为你是个大女人,顶起半边天,那么别忘了来大姨妈时候的脆弱吧。
正反也都是错。
所以发现了没。
归根结底。
女权(性)主义
尊重女性,平等女权,这不仅是政治正确的要求,同时也是经济正确、文化正确和道德正确的要求。倡导两性平权,绝对不能忽视男女差别,否则,就容易把两性权力置于跷跷板上,翘起了那头,则踩下了这头。
而最愤怒的,不是愤青,是读过书的女青年。
最重要的不是男女差异性了,这种差异是人和人的差异,不是性别差异。
这才是关键之处,我们任何人的差距是第一等级,男女只不过做了归类,是第二级。
所以去争吵男女地位,太扭曲了,太幼稚了。
人生而平等,哪怕你是个变性人。
在《奇葩说》里有一次的辩题就是关于女性停车位的
正反方分别在歧视女性还是保护女性的立场进行辩论。
我个人认为,女性天生的对开车技术比较逊色于男性,设立女性停车位,在人道主义层面绝对不是歧视意味。抛开辩论,现实生活中,享受了特殊待遇还要说被歧视的女性,真的不值得我们尊重。这个社会毕竟还是足够照顾女性了。
另外。
贴吧楼主说的是咪蒙,他自己都有点扭曲,非要说咪蒙是圣母婊,我不予置评。媒体人不容易,咪蒙组建了强大的团队,实现了这些年的业绩,如果不写点有导向性,话题性的东西,是没有人会看的。拿笔杆子的人最容易歪曲,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就被自己的文字出卖了,咪蒙的确有点用笔在杀人,无限放大道德绑架的意义。
年初韩寒电影有首歌很火,因为歌词宣扬男权主义,以下
澳门新萄京手机游戏,断章取义者犯毛病我就不提了,这首歌总体看来没毛病,走的是保护女性路线。
不过也不排除某些真的男权主义拿来做文章,那就真的是用自己扭曲的灵魂玷污整个世界。
后来。
当我看到张惠妹的一首歌,我差点没晕过去。一直为同志发声的张惠妹出了一首宣扬女权主义者的歌曲,歌词字里行间隐约有点贬低男性。
原因应该是作词者为了捍卫女性,抨击男性自大主义,但是一不小心用力过度,夸大了女性,导致这首歌歌词偏向女性主义。
男人称王,女人什么都抗?
太偏激,和我的文章一样偏激。
哦。也挺无语。
总之,男女权都是狗屁。
希望更多的人能意识到平等是各方面的平等,而不是刻意的保护女性的脆弱,爱护男人的尊严,那些都是陋习。人文主义关怀不要建立在人类的劣根性上。
女人有一天也会像男人一样坦胸漏乳?那太遥远。我们只求——
今天,我想谈谈女权主义。
承认差别,是妇女解放的前提,也是两性平权的基础。正因为男女有诸多方面的差别,所以才需要提倡尊重女性,保护女权;否则,男女都一样,那干嘛还要多此一举,提倡男女平等呢?
的确,在封建社会中国女性受到了很长时间的压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时候女性不许受教育,赚不到什么钱,自然被男性瞧不起,恶性循环下来,只能在家相夫教子,无法实现自己在事业上的价值。
作为一个外语学院的学生,我们的生活与社交圈子几乎是被女性所占领的,所以我们更注重女性的权利,关注男女平等。
所以说,刻意地掩盖差别,人为地消磨差别,反而会抵消女权运动的努力,助长男权思想的反弹。
而现在,法律规定男女平等,女性获得了充足的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精英女性们吃饱喝足,想起了受压迫的女性先辈们,为她们打抱不平,同时担心起来,我们会不会回到那个时代?
女人不该怨天尤人天生弱者,男人不该尊严为上,自大狂妄。
铭记。
会过上好日子的。
我们的后人会的。
我们就努力做好历史的炮灰。
就好。
而我对女权主义的了解,只限于老师课堂所讲以及周围女权主义者的影响。准确的来说,我不是一个女权(女性)主义者。但是,可以勉强算一个女性(女权)主义者,我对女权主义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平时在生活学习中对于有关男女平等的话题也比较敏感。
判断好男人、好女人的唯一标准,就是承认男女有差别。凡是不承认男女有差别的男女,基本上都不是理性的、客观的男女,他们不可能发现男女之间的秘密,追求到真正的男女幸福和男女平等。
想想就可怕,于是发动了网络女权运动。
我认为,现在的社会依然没有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这依旧是一个男权社会。毕竟,从人类历史来说,母系氏族存在的时间很短,比起父系氏族来说简直不值一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来,女权主义的崛起以及女权运动的兴起,都在促使这个社会重新认识到女性。女性也是独立完整的人,和男性一样,拥有着不可剥夺的人权,不容侵犯的人格。在这个社会,女性和男性一样是不可或缺的,理应和男性享受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强调差别,不等于性别歧视。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有加以区分和识别,尤其是女性,常常把两者混为一谈,把搀扶老人的,当成了推倒老人的。
为什么说是网络,因为大部分女性也只是在网上和直男癌互怼而已。
然而,我们的爷爷辈甚至很多父亲辈的人依旧持有强烈的男权至上观。他们认为,自古以来,都是男子外出赚钱养家,女子在家劳作,为男人生儿育女。女子其实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凡事都应该听男人的,这就是所谓的"未嫁从父,出嫁从夫"。由此可见,传统观念对他们的影响扎根骨髓,既然是即使遗留问题,我们就不能对他们过于苛责。
“你这花拳绣腿的功夫,是跟你师娘学的吧?”这话的核心意思是说,女人没有男人有力气,教出来的东西软不叮当,花样有余,实用不足,而不是说女人不如男人有本事。
不过最近有个女权斗士,在现实里给婆家人展示了女权主义的能量。
但是,新时代来临,从男女同入学堂再到呼吁尊重女性,男女平权,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正在进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一代人不再会被传统观念所束缚,不会再对女性持有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视。未来,会是一个更平等、更自由、更和谐的社会。
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其实也是强调男女差别,根本不是歧视女性。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为什么有的女性讨厌生孩子?】
女人偏于感性,注重情感,对自己喜欢的男人,与自己亲近的男人,往往容易产生依恋甚至依赖,对他提出各种分内和分外的要求,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不逊”来;一旦男人不胜其烦,稍有远离,她又会抱怨连连,喋喋不休。
一个匿名答案火遍了互联网,短短时间内点赞数达到了48K,引来无数营销号抄袭转载。
接下来,我来具体介绍一下女权主义。
孔子说的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既然是事实,那你干嘛,干嘛还要说人家歧视妇女呢?
答主声称自己是新时代独立女性,被老公一家催生。为了让她生孩子,公婆在网上搜索“迷药”,闹到她公司,甚至连自己的爸妈也把她身份证藏起来,不答应生孩子就不还给她。
女权主义又称为女性主义。一般意义的女权主义者倡导的是男女平等,积极维护女性的权利,并由此发起一些运动,发表一些言论等。
同样,责备男人娘炮,也不是歧视妇女,而是突显差别,辨明属性,各归其类,不让人类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角色趋于混乱,民淫难治嘛。
答主不堪压力,选择了“生而不养”来报复——孩子我生了,但是你们来养,心情好的时候我逗逗孩子,平时该上班上班,该打游戏打游戏。
以下是我在百度词条里找到的解释:
时下,由于“政治正确”太强势,搞过头,矫枉过正,弄得女性意识泛滥,娘炮遍地,化用有毛氏的歪诗,叫作“黄洋界上娘炮隆,报道男儿逍遁”。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当爹的角色,回家只陪孩子玩儿。”
女权主义(女权运动、女性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女性主义政治行动则挑战诸如生育权、堕胎权、受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选举权、代表权、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等的议题。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主要、但并非完全地出自于西方的中产阶级学术界。
娘炮,指男人女气,除了生殖器是男的,其余都是女的,或都象女的。中文把这种男人叫“娘娘腔”,英文把这种男人叫“Pansy”。娘娘腔突出的是声音,而Pansy描绘的则是外形。
答主的对错我不予置评,不过从答主被这么多女性认同来看,女权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
来自百度
由于东方人中男人女相,女人男相的特别多,所以,单单靠描述形象不足以刻画娘炮的本质,而模拟声音,则可以彰显其本色,因为声音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特质,因声得义嘛。西方人呢?男人女声,女人男声的很普遍,而外形差异则比较明显,所以,他们凸出娘炮的外形。
女权和穆斯林一样,也分为理性派和激进派。
其次,妇女解放运动至今为止主要分为的三个阶段:两性平等;两性平权;两性同格。具体如下:
理性派的诉求是“平权”,即要求女性获得和男性平等的权利。
两性平等
你看,Pansy与西娘炮的外形多么酷似
激进派就很可怕,敌视直男,永远如临大敌,逮住机会就要怼一波。
19世纪末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争论的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生命全历程平等,也就是两性的平等,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反对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最重要的目标是要争取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等价、政治权利同值,往往被称作“女权运动”。
显然,这个答主就是激进派的战斗机。给她叫好的女性朋友,你去翻翻她们的微博,言论充满火药味儿,透过文字就能看到她们日渐肥大的甲状腺。
两性平权
但对东娘炮,若仅从外形上判断男女,那就有点困难了
少数极端穆斯林的恶行毁掉了大众对穆斯林的好感度,激进派女权“只求回报,不想付出”的难看吃相则被人扣上了“田园女权”的帽子,连累了理性的一派人。
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人们认为,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最早也起源于美国。这次运动一直持续到80年代。其基调是要强调两性间分工的自然性并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要求忽略把两性的差别看成是在两性社会关系中,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的观点。要求分领域对相应适可公众开放,等等。
娘炮的养成,功劳不在娘,罪过不在炮。那是谁孕育的怪胎?是文明。
双标玩的6,是田园女权的特征。
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对于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兴起。因此,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主义流派。人们在父权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概念使得他们从男权的角度来描述这个世界,并且把这种描述混同于真理,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女权主义者对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概念提出了挑战。尽管流派众多,但基本点是争取两性寿终平权,彻底消除女性受歧视剥削压迫乃至误对(Abusement)的坏状况。
娘炮是文明的直接产物,文明他爹和文明他妈的嫡系子孙。哪里的文明程度高,哪里的娘炮数量多。东亚是世界上娘炮最多的地区,反推可知,东亚也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区,没有之一。
在性解放问题上,她们学习渣男到处约炮,美其名曰男女平等,凭什么女人就不能浪?你是歧视女性?浪完以后找老实人谈恋爱,约会全让男性买单,你不愿意?你还是不是男人?
妇女解放运动
在中国本土呢?江浙沪穗是中国最文明的地区,所以,这四地的娘炮数量也最多,质量也最高。你不信,倒立一下让大家瞧瞧嘛。
到了谈婚论嫁,你是男人得买房吧,房子还得加我名字,彩礼一分不能少,我爸妈养我不容易,凭什么便宜你这个直男癌?
两性同格
我是怎么鉴定出娘炮是文明的怪胎儿子的呢?
怀孕生子是终极武器。九月怀胎之苦,分娩撕裂之痛,男人谁能懂?一孕傻三年,女人的职业生涯更是有很大的牺牲。
提议女性自尊自省自爱自觉自理自治,要求男性辅助女性摆脱蒙昧和压制,走向等位同格。
一、没有高度的社会文明,女人不可能有机会广泛参政、参军,从文、从教,更不可能在单位和家里一言九鼎,一震九伏。男孩子们的女性意识,女性妆容,女性举止,女性谈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女妈妈的言传身教、女老师的潜移默化和女老板、女上司的榜样示范。
这对女人公平吗?
二、没有政府宣传部门的舆论引导,大量电影、电视、戏剧、评书的刻意塑造,女性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是非评判标准是不可能压过男性,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更不可能逆袭成时尚风气。
公平。
然后,是关于女性主义不同的流派
三、文明伤害男人,成全女人,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特征,残酷现实,谁也否定不了,谁也避免不掉。可以说,娘炮,正是文明社会女人影响男人、改变男人和塑造男人的负面成果之一(当然也有正面成果,而且还不少)。
生理构造是上天安排的,谁都无法改变。男女因构造不同,所产生的社会分工也不同。在原始社会,男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打猎,食物分给女人和孩子吃,如果只看这方面的话,那这对男性也不公平啊?野猪野兔是我抓来的,凭啥给你们吃?
自由主义流派和马克思主义流派是较早期的流派,以后出现了激进主义流派和解构主义流派。
娘炮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娘娘腔”只是最表面、最低级的一种,而“娘娘心”、“娘娘脑”、“娘娘眼”、“娘娘嘴”的娘炮,其实更多。娘炮盛行,不仅是一种变异,一种失衡,而且也是一种倾颓,一种崩塌。阴盛阳衰的恶果,就是男人越来越辛苦,女人越来越寂寞。
抛开权利谈义务都是耍流氓。在原始社会你一个男人不去打猎养家,回来谁跟你交配啊?同样,如果不是女人生孩子承受了巨大痛苦,那我们还为什么要为母爱歌功颂德?为什么还要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付出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回报,干嘛把怨恨转嫁到男人身上?
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自由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
改造娘炮的办法,总体上来说是没有办法。
不要玻璃心,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在当今的欧美,已经没人敢公开歧视黑人了,相反,黑人变得特别玻璃心。
自由女性主义
在时间上是所有女性主义的流派的起点,在理论上也是其他各派的出发点或修正和改造的对象。其批判对象主要是法律上、形式上的不平等,所以批判力非常有限,改革诉求也显得过于温和。
内容
十八世纪欧洲女性者因为新资产阶级男人反抗君权的启发而开始质疑男权的神圣性。自由主义崇尚理性,主张人之为人是因为具有推理能力,而非因徒具人之形体,所有人在接受教育以后都具备同等的理性,故应平等对待。而且强调人性不分性别,女人亦具有理性思辩能力,男女不平等是习俗以及两性差别教育造成的,为了消弭人为不平等,应给予女性同质的教育;同时由于在兴趣、才能方面个人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女性应有充分和平等的机会作选择,以便人尽其才,为社会提供更充沛的人力资源,提高竞争力,此外,法律应不分性别,男女一视同仁。妇女运动在七零和八零年代深受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影响,如“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人尽其才”,及反对妇女保障名额、修改法律中的性别歧视等主张都十足展现追求平等的精神。
试想啊,谁有本事能让妇女们退出教职,离开公司,回避科学,远离宗教?你有胆量和能耐,让妇女们隔离孩子们,让孩子们避见妇女们吗?现在的情况严重到“炮离不开娘,娘离不开炮”的地步了,改造娘,娘骂;改造炮,炮炸。你说,你能有什么好办法?
找工作面试失败,是不是歧视我是个黑人?
激进女性主义
诞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的发源地是纽约与波士顿。它是从男性新左派(New Left)的阵营里发展出来的。当时一些投身民权运动的进步妇女在运动里得到次等待遇,他们被男同志视为低下者、服侍者、性对象,也争取不到发言权,因而在愤怒、幻灭之余弃绝新左派而独立出来。他们使用“激进(或基进)”(radical)一词,主要取其语源上的“根”(root)的意义。他们主张妇女的受压迫是所有其他种族的、经济的、政治的等等压迫的枝桠。是以“激进”一词,一方面系指较新左派更根本的革命立场,另一方面也暗示较自由派女性主义更广泛、深入的进步性。
激进女性主义的重点:主张女人所受的压迫是最古老、最深刻的剥削形式,且是一切压迫的基础,并企图找出妇女摆脱压迫的途径。他所谈论的议题多与女人有切身关系,包括性别角色、爱情、婚姻、家庭、生育、母亲角色、色情、强暴,乃至女人的身体、心理等,处处都直接触及了女人的身心,发出了女人最赤裸的声音。
还有,现代社会对女性主义持有不同的态度和评价,以下是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介绍:
女性主义批评,作为一种文本批评或话语批评的时尚,则迟至1960年末的政治动荡时期才在西方出现。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初,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启蒙者之一,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就已经注意到,在主流话语中缺乏妇女的声音,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其实都只是说着男性作家要她们说的话,做着男性作家要她们做的事。法国女性主义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于1949年提出“人造女性”(即女性是人为建构的)的著名论点,催生了一批女性主义批评家,后者开始关注大众传媒如何与父权制“合谋”建构一个软弱无能的小女人,这些话语批评家相信,对父权制度的批评不能离开对父权制话语的批评。
Virginia Woolf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
Woolf 被认为是早期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A room of my own"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她曾讲述了作为一个女作家的艰难与益处。她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在她以前,已经有很多女作家为她扫清了阻碍女性前进与发展的绊脚石。不幸的是,现在依旧还存在很多障碍,悲哀的是,这障碍不仅来自于男性,也来自于女性自身,她们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受压迫的,反而无尽地嘲笑排挤那些为解放女性而奋斗的人们。
她还提到,在女性追求自由的过程中,阻碍最少的职业就是作家。虽然,女性依然要遵守男权社会的制度,不能自由自在地发表言论,但是相对而言,作为一个作家成本低(只需要一只笔,一张纸就够了),不用依赖于男性,也不用受男女生理机制不同的限制,也基本不用担心被社会批评和拒绝。然而,女性想要实现真正的自由,还需要拥有自己的房间。女性只有有能力支撑自己的生活,不再依赖男性,进而才有追求理想的资本,最后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进行自由的思考,自由的生活。
显而易见,伍尔芙拥有着超前的思想意识以及预知未来的能力,她是那个时代的先锋,也依然是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她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经典,永不过时,愈久愈醇。
然而,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对女权主义存在偏见。这里有10个对女权主义的错误认识:
现代女性所获得的平等自由权其实得益于女权主义运动
女权主义其实是认可男女差异的,认可优秀传统的
这只是女大学生发起的一个追求女性自由的运动
女权主义者分为不同的流派
只是少数,并非主流
无知的认识
女权只是追求男女平等!!!
追求男女平等应该是全人类的目标,不分男女
女权主义者并不是盲目的,她们讲求公平公正
女权主义侧重于两性平等,女性自由也算一方面,但并不能代表自由主义
最后
我想说,请以公正的眼光看待女权主义,请尊重女性,支持两性平等。谢谢!
2018.1.13
你为什么不爱我,是不是歧视我是个黑人?
警察干嘛查我证件,是不是歧视我是个黑人?
你看,是不是有点像?
本文由澳门新萄京手机游戏发布于两性话题,转载请注明出处:张惠妹韩寒也是男女权婊,我所有想说的话都在
关键词: